《山在那里》是我山系列三部曲里面的最后一部,总想通过对山川的理解去呈现大山的气势磅薄、巍峨壮美,总在思考怎样把大山的具像凝固在抽象的空间,延伸出无法言说的意境;把大山的别样情怀,表现出不一样的情景;把大山的空灵,没入心灵之境地,形成自己的语境。
每次走进雪山,一阵风给身体带来的颤抖,一片云掠过山脊留下空间感、层次感和节奏感,都能赋予我一定的情感,能将自我予以外化,“境由心造”同一时空存在的同一客体,可以出现多个不同视像;“相由心生”,雪山的黑白灰,白色的膨胀性和炫耀性,点燃了兴奋的情绪;黑色的深邃、浑厚、凝重,营造了一种沉静的气氛;灰色的平静、细腻、朴素,能使人的情绪产生一种宁静、平和的感受。它干净、纯粹,所渗透出来,发散开来的是一种孤独,一丝悲悯,一腔狂热,一拯挚爱。这也是常常触及我灵魂的地方。
——龙江
龙江的《在山那里》由胡国庆策展,即将在2023第十届大理国际影会展出。展出地点位于大理垒翠园K-1-1
策展人语
山,一直都在,在其超越瞬间的恒久景观中展现着不朽之境,提醒着我们跨越时光流逝的精神维度,去感悟更广阔的宏大存在。
登山家、摄影家龙江的《山在那里》,是对“马欧之谜”的主角乔治·马洛里的跨时空回应,是一次溢于表象之上的内心表达,是一场关于自然和人类关系的微妙叙事。
登山的天赋给予龙江对山的超然敏锐度,他深入感知山脉的宏大与细微之处,将山的有形与无形化为影像语言,既是现实与想象的交织,又是摄影与绘画之间的边界模糊,通过对影像的重构与“揉捏”,描绘着山的变幻无常与永恒存在。
透过影像的艺术抒发,龙江预设好“台阶”,让我们慢进到一个超越物质外貌的境界,去思考事物的本质与内在力量。此刻,山逐渐化为一种符号,模糊的边界与交错的层次,打破常规的视觉框架,映照生命与存在、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
以外在的山,反观内在自我的存在与意义。这样的思辨让我们意识到,当我们凝视山峰时,也在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追问、恐惧与希望。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与山建立起一种更深层次的关联,以山为镜,自身的内在本质逐渐清晰显现。
与山相遇,与自我对话,见山,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