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软件这行,付费模式早就是板上钉钉的老规矩了。一听说 “永久免费”,不少人第一反应都是:这怕不是桩不赚钱的豪赌?但像素蛋糕最近的动作 —— 把核心调色功能彻底免费开放,还连着推出上百场大师课 —— 根本不是简单的促销,更像是想在行业结构上撬出一条新路子:不再把软件当单纯的工具卖,而是做成行业里人人能用的基础设施;增长也不再靠打价格战,转而拼效率、拼服务、拼生态。
先看看这行的盘子有多大。头豹研究的数据显示,中国摄影服务行业的规模一直在涨:2018 年还只有约 3922.5 亿元,到 2022 年就冲到了 5254.5 亿元,预计 2028 年能摸到 8058.2 亿元,2023 到 2028 年每年平均增长约 6.9%。哪怕不同机构统计的口径不一样,另一份报告也提到,在 “颜值时代” 里,2023 年中国摄影市场总规模差不多能到 6876 亿元。不管是拍婚纱、做商业摄影,还是个人创作,背后的需求都藏得很深。
而且这会儿正赶上数字化大潮,影像工具也在跟着升级。有人算过,中国影像数字化市场的潜在空间能到百亿级别,商业摄影、零售营销、内容设计这些场景都能覆盖到。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级 SaaS 市场也在高速跑 —— 早在 2020 年,规模就有 498.2 亿元,同比涨了 31.6%。虽说跟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但渗透率往上走的空间很大。这么看,影像领域的垂直 SaaS 就是个 “肉很肥” 的赛道:既有高价值空间,还有一大波没被挖掘的用户。
回到像素蛋糕这件事上,在这么大的市场里玩 “免费”,表面看风险确实高,但不少影楼的实际案例反而说明:免费不是终点,是重新搭流程的起点。以前工具入口都卡着收费门槛,现在门槛拆了,真正的比拼才开始 —— 怎么把效率提上去、怎么把各个环节打通、怎么让价值再流回来。
不少影楼已经尝到了甜头。像素蛋糕那套一体化智能工作流,把传统节奏全改了:摄影师不再只负责按快门,拍完当场,照片就能通过云端传走,马上精修、马上出创意版面、马上能交付,门市要做二次销售,也能立刻拿到素材;拍摄、初修、精修环环相扣,交付周期从过去的 20 天直接缩到几天;摄影、后期、门市三个环节的信息也能同步,流程配合更紧,也没那么多信息差了。
把逻辑拆透了其实很简单:先用免费调色把门槛拆了,让软件变成行业里的 “必装工具”,快速把用户覆盖面铺开。再靠重构流程,把工具的价值落到实处 —— 用 AI 帮着提人效、加快交付、触发二次销售,而不是死盯着每张图的调色费赚钱。除此之外,大师课带来的知识共享、给影楼做培训和增值服务的延展,都是后续能加的价值,把用户粘在整个生态里,而不只是用完工具就走。
当然,这条路也不是没坑。短期肯定要让渡一部分收入,得有足够的现金流撑着;做生态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得长期砸钱、用心运营;而且不同门店、不同区域的情况不一样,想把成功模式复制开,落地的时候也会遇到难题。但话说回来,这个行业规模这么大,效率问题一直没解决,用户痛点又这么明显,这种模式至少值得试一把。
所以说,这儿的 “免费” 根本不是 “降价减配”,而是重新搭一套玩法。当竞争从 “谁的功能多” 变成 “谁的效率高、流程顺、服务深”,像素蛋糕这步棋,不是冒险,而是朝着一个方向下注。
接下来要看的东西还有很多:这套模式能不能从婚纱摄影拓展到其他品类、能不能从一个地方复制到全国;知识共享能不能一直产生新价值;增值服务能不能真的赚到钱;竞争对手又会怎么应对。现在中国摄影服务市场还在涨,SaaS 的渗透率也有很大空间,这一步,说不定就是行业拐个弯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