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27 日,由深圳市龙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龙岗区摄影家协会承办,深圳画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圳红立方运营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协办的《我的龙岗故事》影像叙事展,在龙岗红立方公共艺术馆三楼展厅正式启幕。本次展览将持续至 9 月 20 日,以近 200 帧影像作品为核心,邀请观众共赴一场跨越龙岗三十年的视觉盛宴,触摸城市从 “制造重镇” 向 “创新极核” 蜕变的轨迹。
值得一提的是,《致敬时代,龙岗“艺事”——2025年龙岗区美术作品荟萃》《意畅开怀 笔舞墨趣——2025年龙岗区书法篆刻作品雅集》也同期开展。“这场三展联动的艺术盛宴,是龙岗本土艺术家献给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一份饱含深情的艺术厚礼,彰显了龙岗文艺队伍的整体实力、蓬勃活力和卓越的创新创造力,也为全市文艺百花园增添了一抹独具魅力的亮色。”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金琇表示,“我要为龙岗区文联和各协会的卓越工作点赞,期待未来龙岗能持续搭建优质文艺平台,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市民在艺术熏陶中提升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
参观合影
创新 “光影三重奏”:复调叙事解锁城与人的多维记忆
不同于传统影像陈列,本次展览以 “光影三重奏” 为核心结构,构建起关于龙岗的复调叙事,从三个维度立体呈现城市发展与个体生活的交织图景。
“城像・筑梦空间” 篇章聚焦龙岗重要地标的变迁、独特人文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流转。镜头下,优化城市流动性的交通网络、向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领域演进的产业空间、不断刷新天际线的建筑群落,共同勾勒出城市生长的年轮,见证龙岗区域定位的重塑与功能升级。
“人境・市井流年” 则将视角转向街巷烟火,深入捕捉生活在龙岗的普通人故事。无论是旧厂房机台旁的余温、建设工地里工人的欢笑与劳作,还是街巷深处市井生活的坚韧日常,都以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时代浪潮下个体的温度,让城市发展的每一步都可触、可感。
“生态・绿色交响” 篇章则诠释了龙岗 “公园之城” 的魅力,捕捉 “推门即享” 的生态风景。影像中,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生、日常场景里的诗意瞬间,传递出龙岗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宜居的坚守,展现城市与自然共生的美好图景。
此次参展的近 200 帧作品,均出自 28 位龙岗区摄影家协会会员之手,他们的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62岁。正如开幕式上,深圳市龙岗区文联副主席、区摄影家协会主席薛云麾所言:“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走过的路、见过的人、读过的书与爱过的人。” 这些来自平凡视角的凝视,不仅是摄影师与龙岗血脉相连的见证,更赋予了城市发展清晰可触的 “心跳”,汇聚成改革开放浪潮下深圳东部城区崛起的壮阔轨迹。
立足当下望向未来:以影像为笔续写龙岗新篇
开幕式现场,主办方不仅回顾了龙岗三十年的发展记忆,更明确了未来影像创作的方向 —— 以 “三个坚持” 持续记录城市成长,让影像艺术从展厅走进千万百姓家。
薛云麾表示,坚持扎根泥土,让镜头始终对准建设者掌纹里的星光,聚焦街巷深处的烟火气,以真实视角记录平凡人的奋斗与生活;坚持破界融合,运用新技术、数字影集等新语言,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龙岗篇章,今年开启的 “新质生产力影像创作” 项目,也将于 9 月下旬在大芬美术馆亮相;坚持打开大门,通过创新互动邀请市民参与创作 —— 此前区文联 “趣龙岗 艺起开盲盒” 活动已为展览注入活力,未来更期待市民用手中的摄影工具,创作专属 “龙岗瞬间”,加入正在生长的城市影像长卷。主办方同时透露,后续还将邀请国内知名摄影家走进龙岗,与本地创作者共同记录城市新变化,并计划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探索影像创作的新可能。
“这里不仅有龙岗三十年的发展年轮,更有无数普通人用汗水与笑容浇筑的时代丰碑。” 薛云麾说,期望通过本次展览,让龙岗摄影为深圳全民艺术季添光增彩,更邀请观众共同拆开这份 “城市盲盒”—— 在下一个三十年,继续以影像为桥,见证更多 “龙岗故事” 破土而出,融入深圳故事、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龙岗的温度与力量。
目前,展览已正式对公众开放,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龙岗红立方公共艺术馆三楼展厅,在光影流转中,读懂龙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展览现场由主办方提供
部分展出作品
交织 李舸 摄
2002年,横岗广场 林楠 摄
2009年12月,建设中的深圳大运中心 孙晓杰摄
2023年8月27日,深圳龙岗,带宝宝去游泳 韩志强 摄
初春 禤志敏摄
家住龙岗 出门就是公园 李玉波摄
石井彭氏围屋 瓦隙生春 陈莉芸摄
国际低碳城气膜馆 陈爱萍摄
和机器人互动 李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