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仪式
2025年7月4日,正值贵州唯一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以 “光酝万象・岁月帧藏 —— 君子观世界” 为主题的第三届遵义海龙屯国际影像文化周在遵义盛大启幕。这场影像盛会在海龙屯土司小镇、遵义 1964 文化创意园、传奇星空营地三地联动呈现,通过 15 个主题展览、8 大系列活动,构建起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成为贵州建设多彩文化强省、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生动实践。
光影聚首:十载回响中的开幕盛况
开幕仪式
开幕式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杨越峦等与会嘉宾共同为贵州习酒·2025第三届遵义海龙屯国际影像文化周揭幕。
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精神文明办主任、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耿杰表示,当前,贵州正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本届国际影像文化周的成功举办,正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扩大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贵州是一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热土,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兴起,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乡村振兴画卷徐徐铺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为影像艺术提供了无比丰厚的创作源泉和无限可能的表达空间。期待艺术家们敏锐的镜头定能捕捉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记录下新时代贵州人民踔厉奋发的精神风貌,让多彩贵州的文化魅力通过影像传向世界,也让世界多样文明的精华在此交融辉映,共同照亮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美好未来。
贵州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焱表示,连续三年举办国际影像文化周,就是要持续深挖贵州特色的文化资源,以影像文化艺术为载体,着力打造国际性文化交流平台,让更多人了解世界遗产的文化价值,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贵州被誉为“山地公园省”,这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绚丽的民族风情、厚重的历史人文,本身就是一座摄影创作的宝库,吸引着无数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期待广大摄影家用光影记录贵州之美,定格时代风华,让思想在快门声中碰撞,让不同文化和文明的精粹在此交融共生,辉映出“和而不同”的璀璨光芒。
习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万波表示,海龙屯不仅是中国古代山地军事防御工程的杰出典范,更是多元民族文化交融互鉴的鲜活见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海龙屯的精神特质,早已超越单纯的军事壁垒,闪耀着华夏君子风骨的光芒,与习酒始终秉承并躬身践履的“君品文化”理念体系血脉相连、精神相通。习酒之“君品文化”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沃土中萌蘖生长,以“崇道、务本、敬商、爱人”为核心价值观,涵养出“知敬畏、懂感恩、行谦让、怀怜悯”的习酒品格,指引习酒始终与亿万人民对美好家园、幸福生活的向往同频共振。
遵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邓航表示,摄影,是定格瞬间、凝练永恒的艺术,更是沟通情感、照亮未来的桥梁。我们诚挚邀请各位摄影艺术家深入遵义大地,探访历史遗迹,感受风土人情,沉浸于灵山秀水之间,体悟独特文化魅力。期待遵义的山水人文能激发您无限的创作灵感与心灵共鸣。更期待大家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知,全方位、多维度展现新时代遵义的生态之美、人文之韵、发展之势、和谐之景,用光影艺术为遵义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原主任、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海龙屯国际影像文化周艺术总监刘宇表示,衷心希望本届国际影像文化周能成为一座桥梁,连接历史与未来、本土与世界、专业与大众,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光与影的秘境中,感受万象的生机,体会岁月的深情,以君子之姿,观照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伟大时代和多彩世界。
瑞士籍摄影师娜姆萨·柳芭向活动主办方搭建的艺术展示平台表示衷心感谢,并解析了其在大溪地完成的摄影系列作品《Illusion 幻象》的创作背景,诚挚祝愿贵州习酒·2025第三届遵义海龙屯国际影像文化周取得圆满成功。
第三届遵义海龙屯国际影像文化周还推出“青年影像培育发展计划”,通过设立发“贵图云影像艺术奖”(飞龙奖、飞虎奖、朝天奖)三大奖项,助力贵州发掘、培育、扶持影像创作与策展等领域的青年才俊,推动青年力量在地域文化传承与国际视野融合中探索影像表达。开幕式上,为优秀策展人、青年摄影师等颁发“贵图云影像艺术奖”及青年影像培育发展计划奖。
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展区开展仪式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贵州省文物局副局长宋晓路,贵州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锡广,安徽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何颖,瑞士籍摄影师娜姆萨·柳芭,中国画报协会副会长宁洪,广西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广西摄影家协会主席黄平,贵州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王丹,中国铁路摄影分会名誉主席、中国工业摄影协会副主席原瑞伦,安徽省摄协主席许国,遵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邓航,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麻新志,贵州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旭,贵州文化演艺产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万光伟,遵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袁云超等领导嘉宾,以及海内外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外籍留学生、媒体朋友齐聚海龙屯参加活动。
领导嘉宾沉浸式参观主题展览
万象帧藏:多元展览中的文明对话
作为海龙屯申遗成功十周年的标志性活动,本届文化周以 “影像 + 文化解码”“影像 + 文旅赋能”“影像 + 科技转译” 三维对话为核心,融合 “美食 + 美酒 + 美景” 的文旅模式,强化 “美好生活” 理念。海内外摄影家、爱好者、外籍留学生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在这座 “亚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军事城堡” 中,共赴一场穿越历史与当下的视觉盛宴。
15 个主题展览构成文化周的核心内容,以多维视角编织出立体的影像图谱,串联起历史传承、全球视野与创新探索。
历史与当代的交响是展览的核心脉络。“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申遗十周年摄影作品专题展” 以珍贵影像回溯十年蜕变,从考古发掘到文化地标,每一帧都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第十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作品邀请展以顶尖技艺定格时代精神,与少数民族展 “幸福生存” 形成共鸣 —— 后者通过摄影家陈海汶 12 年记录的贵州世居民族影像,让艺术高度与生命厚度碰撞出震撼回响。
全球与本土的互文拓宽了视野边界。国际展 “消逝与守望”“幻像” 将北极圈游牧民族、东南亚雨林原住民的生态叙事置于贵州喀斯特语境中,引发对 “进步” 与 “守护” 的深层思考;“习酒杯‘美好中国’影像大赛作品展” 则以全球征集的作品,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成就,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青年与创新的碰撞彰显未来活力。“盲盒・未定义的显影”“不可见之镜” 探索 AI 影像与青年创作,打破传统边界;“移动影像・大师之眼” 展现手机摄影前沿,“群星高照” 汇集百位名家佳作。
青年影像艺术创新发展对话会
7月5日举办的 “破界・共生” 青年影像艺术创新发展对话会,由贵州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办,是本届影像文化周中唯一一个以青年为核心视角的高端对话单元,同时也是该协会成立四十周年的重要活动。
对话会以“破界·共生”为主题,围绕“影像+文化解码”“影像+文旅赋能”“影像+科技转译”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旨在推动影像艺术与文化传承、区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激发青年影像人的创作活力与社会责任感。学者高初阐释影像作为 “文化基因视觉钥匙” 的作用,摄影家牛思源与文旅从业者朱曦探讨影像对文旅品牌的赋能,文建钧则剖析 AI 技术对创作的变革,为行业发展提供前瞻思路。
当前正值国家推进“文化强国”“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影像作为记录时代、表达情感、传递价值的核心媒介,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参与并推动社会进步。此次对话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凝望,更是对影像艺术未来发展的前瞻思考。
光影下的海龙屯土司小镇
当天还举办了2025海龙屯影像文化之夜暨“美好中国”影像大赛颁奖晚会,并开展了习酒品牌文化推介会、知交·镜遇“定格生活仪式感”等系列活动。
赋能未来:文化盛宴背后的深层价值
海龙屯作为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今年迎来申遗成功十周年纪念。十年来,其在遗产保护、研究与活化利用领域成效显著,更通过举办全国知名的遵义海龙屯影像文化周,将七百年土司遗址与现代影像艺术创新结合,形成历史与艺术交融的独特价值。值此十周年之际,第三届影像文化周以"从历史遗迹到全球视野,从传统技艺到AI创新"为主题,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影像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本土与世界的媒介,深度聚焦贵州省"四大文化工程"建设,通过深挖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融合发展。
这场光影交织的文化盛宴,既让海龙屯的石头通过镜头"开口讲述"千年故事,也让贵州的山水在影像中成为可阅读的文明诗篇。当传统酒香与现代快门声共鸣,当青年创想与古老技艺共生,影像文化周不仅定格了时代风华,更以文化赋能旅游发展,照亮贵州建设文化强省与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壮阔征程,在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道路上树立起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本届国际影像文化周为期7天,由本届遵义海龙屯影像文化周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贵州出版集团、贵州文化演艺产业集团、中共遵义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画报协会支持;贵州新闻图片社(贵州画报社)、贵州省摄影家协会、贵州省青年摄影家协会、遵义市文化旅游局、汇川区人民政府、中共汇川区委宣传部、遵义市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遵义新兴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创想互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遵义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汇川区文化旅游局、贵州海之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遵义一九六四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雅来赋文化咨询有限公司协办。
以下为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