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影像中国网-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  

《人民世纪:朱宪民摄影展》亮相谢子龙摄影博物馆

来源:影像中国网  作者:  2019-11-16 20:09:59

2019年11月16日下午,《人民世纪:朱宪民摄影展》在湖南长沙的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正式开幕。这是朱宪民在湖南的首次大规模回顾性展览,也是谢子龙摄影博物馆“典藏中国”系列展览项目的首次亮相。展览展出其朱宪民纪实摄影史的价值三部曲:人-社会-时代,完整呈现他从1963年以来各个时期的经典代表作品。

 

谢子龙(右)代表摄影博物馆永久收藏本次展览中的数幅经典作品,并同时聘请朱宪民为谢子龙摄影博物馆终生荣誉顾问。

 

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执行主席,也是本次展览的艺术家朱宪民,中国摄协顾问、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主席王玉文,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著名摄影理论家李树峰,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王建琪,“典藏中国”项目总策划、谢子龙摄影博物馆创始人及馆长谢子龙等出席开幕式。开幕仪式上,谢子龙代表摄影博物馆永久收藏本次展览中的数幅经典作品,并同时聘请朱宪民为谢子龙摄影博物馆终生荣誉顾问。开幕式后,本次展览策展人,长沙博物馆副馆长、谢子龙摄影博物馆理事副馆长李历松亲自导览,带观众走进朱宪民的摄影世界。

 

朱宪民(右一)向观众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朱宪民,擅长用镜头定格了大时代变迁中普通民众的时光岁月和历史沧桑。本次展览从 “人”的日常角度来看历史与时代的嬗变,梳理朱宪民纪实摄影史,回顾世纪之交中国“人”的变迁史,重返半个世纪中国 “人”的生活史,呈现一部中国“人民世纪”形象与精神的双重心灵史。正如朱宪民所说:“这次展览的照片,很大一部分呈现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变革——改革开放前后。我觉得这些影像,在中国的档案里、中国历史上,记录的是最珍贵的40年。它叫后人永远了解和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变化:4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今天又是什么样。”本次展览关注的是朱宪民籍饱含人性情感的艺术情怀,以“决定性瞬间”,构建了一部属于中国人,真诚广阔“人”的时代记录,旨在以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

 

李历松(右一)亲自导览,带观众走进朱宪民的摄影世界。

 

谢子龙摄影博物馆“典藏中国”系列以梳理、研究中国影像史上重要艺术家为己任,以推介、收藏中国现当代经典作品为目标,以推动中国摄影艺术进入国际视野为愿景。谢子龙摄影博物馆致力于成为21世纪推动中国影像发展最坚定的力量。

 

展览现场。

 

这个冬天,谢子龙摄影博物馆用一场大型摄影展,告诉观众什么是独一无二的“人民世纪”,向大家展示一个完整的朱宪民纪实摄影史。本次展览至2020年2月9日结束。

 

本文照片由谢子龙摄影博物馆提供。


 

正价票:30元/人

使用日期:2019年11月16日-2020年2月9日

购票请扫以下二维码

image002.jpg


 

 image001.jpg

 


序言

李历松


每一张照片都是一座时间的遗址。 

在纪实摄影的创作之路上,探索沉浮半个世纪之后,朱宪民意识到,一切都始于物质与美都极度匮乏的1960年代。恐怕鲜有人会预见,那个端着135照相机的年轻人,已经投身一场伟大的事业:把大半生的精力都用来拍摄普通人,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今天,时间跨度五十多年。 

他从黄河边上的家乡——范县出发,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东北和大西北,无论走到哪里,都把镜头瞄准“人”的生存状态。“生活将我同摄影紧紧地连在一起……并引领我不断地认识生活,认识人民。我拍的是一群不被写进历史的人。” 

人民是什么?“人民”是个集体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唯有具体到“人”,我们才能看见他的存在。不单看见了他的存在,还应看见他们彼此平等,彼此守望。朱宪民的“决定性瞬间”镜头,使得具体的个人,你、我、他、他们都看见了“我”平等存在。他的摄影方位平常,视角平等,叙事平实,审美平静:镜头前具体的“人”就是“人民”,不再是泯然众人的“群众”。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半个世纪来,中国从传统乡村到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推进,城乡关系,包括过往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情关系等等都已发生了深刻的调整、变迁,甚至是颠覆性变化。为什么?怎么解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学科也有不同的解释范式。影像中的时间跨度本身就是历史,而朱宪民镜头中所呈现的各种现场,连缀起来,则是中国社会和现实生活变迁的在场证明,是五十年来各个历史节点时期“人”的生存状态直接呈现。 

朱宪民摄影见证了这个时代,是当代社会影像人类学的真实田野报告,亦是公众历史学不可替代的影像档案文献。 

《人民世纪——朱宪民摄影展》,从 “人”的日常角度来看历史与时代的嬗变。梳理朱宪民纪实摄影史,回顾世纪之交中国“人”的变迁史,重返半个世纪中国“人”的生活史,呈现一部中国“人民世纪”形象与精神的双重心灵史。

 

第一单元:人(1964—2017) 


1964 欢送同学下乡锻炼(吉林)

 

沈从文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朱宪民的摄影镜头恰似沈从文的笔,记录了人民就是一个个“人”:拿着《毛主席语录》的小女孩是人民,黄河摆渡的老艄公是人民,天安门广场上昂首挺胸的外地打工打者是人民,白塔寺胡同遛弯打趣的是人民,山西古戏台上下看戏的是人民,在乡村里、在城市里沉默生活着的是人民……总而言之,谁都是人民。大家站在一边儿,彼此平等,不再有相对的什么特殊的人。  

朱宪民始终信奉,纪实摄影要敢于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摄影为人间目击者,是一种报告性、记录性的工作。它将生活解剖给人们看,看一个孩子脸孔上显示整个民族的忧喜,看一双眼睛里人类的不屈与渴望,看人类历史所走过的每一个深深浅浅的脚印。”  

稍作观察,不难在他的创作中发现他对于被拍摄者深刻的同情。在这些影像中,最普通的人,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最平常的生活场景,也是人间真实。

 

1978  龙潭湖鸟市(北京 ).jpg

1978  龙潭湖鸟市(北京 )

 1989年 等看新娘(山东)

2016 带着女儿赶集(河南).jpg

2016 带着女儿赶集(河南)

 

第二单元:社会(1967—2019)

 

1967 大兴基本农田建设(吉林)

 

社会瞬息万变,逝去永不再来。要了解过往的农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农村,如今许多人只能通过阅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来理解从前。 

同样,要了解黄河两岸,了解中国广袤大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与人的故事和情感,半个多世纪丰富的中国社会细节,在朱宪民的影像里一一记录,今天看来像“失落的世界”。 

“摄影的价值和功能是记录社会的变迁,把即将消失的场面真实地记录下来。我希望让若干年后的人们看到这些画面后了解:原来人们是这样生活的。这就是我的历史责任。”这是朱宪民个人的情感与生命体验。 

朱宪民拍摄的社会影像试图寻找摄影、时间和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的关联,每一张出自朱宪民的影像作品就如同一个微型时光机,凝固着并不久远的过去的一个瞬息。

 

1984长安大街购买沙发的三口一家人(北京).jpg

1984长安大街购买沙发的三口一家人(北京)

1986白塔寺旁的胡同(北京) .jpg

1986白塔寺旁的胡同(北京)

1984 正月十五闹元宵(北京)

2011 山村小学(云南) .jpg

2011 山村小学(云南)

 

第三单元:时代(1963——2016) 


1963 黄河大堤的冬天(河南)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任何真正的艺术,应该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影像与时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时空的控制和转化技术而形成的影像,其价值则会留给时间来积淀和决定。 

“摄影师个人的情感体验、思考、以及纪实背后的历史时空,它们以复杂而静默的方式不断相互关联,从画面的底色中喷涌而出。朱宪民的摄影作品从不是平面的,静态的。恰恰相反,它们是立体的,动态的,人性的,一如我们亲身参与过的历史本身。”

 

1979 天安门广场(北京)

1980年  黄河中原摆渡的农民

1984 天安门广场外地打工者(北京) .jpg

1984 天安门广场外地打工者(北京)

 

 

 

分享